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平津陷落。8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陆续南迁。1937年11月1日,在一个不得已的时刻,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高校在湖南长沙组成了国立长沙联合大学。一个月后,迫于形势,全校师生不得不继续向西迁徙,最终于1938年4月2日在昆明,国立长沙联合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1946年联大“胜利关闭”,三校各自北归复校。
西南联大以短短八年,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今天(1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整整80周年,“联大精神”如何启示当下的“大学精神”?
陈寅恪、冯友兰、陈岱孙、闻一多、华罗庚、费孝通、吴宓、陈省身、曾昭抡、杨振宁、李政道……这些名字,与一所办学仅八年的大学紧紧相连。1937年11月1日,抗战烽火中组建的西南联大,以土墙茅草房为校舍,以掺带谷子、沙子的糙米饭为师生主食。环境恶劣,学校对学生要求却一丝不苟,在西南联大受过教育的8000余人中,只有2522人正式毕业。也正是这一代青年,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中坚。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指出:“西南联大前后就读的学生不过8000人,条件艰苦,校舍简陋,却是举世公认的学术重镇、人才摇篮,涌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杨振宁、李政道先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先生等,两弹一星的功勋王希季、邓稼先、赵九章、郭永怀等杰出的校友,走出了160余位两院的院士。”
八年多,情深义重。在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出席校友40余位,平均年龄超过95岁。其中包括西南联大1938级校友,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杨振宁表示:“这八年之间教育出来的学生,对于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以后所发生的影响、贡献,是没有方法能够描述的。我很幸运自己在这八年之间曾经有七年是在西南联大学习、做研究,这七年的时间对于我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联大1945级校友彭珮云说:“我是1945年9月份才入联大的,是西南联大最后一届的学生。我在联大受的更多是革命的影响,我没有读很多书,但是联大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还是对我有深刻的影响。”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的前言中,经济学家、西南联大经济系教授陈岱孙这样写道:西南联大在其存在的九年中,不只是在形式上弦歌不辍,而且是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优秀人才。西南联大,这所其实体虽然今日已不复存在的大学,其名字所以能载入史册,其事迹所以值得人们纪念者,实缘于此。
当人们纪念西南联大,人们在纪念什么?在林建华看来,西南联大之特殊,首先在于,学校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今天我们纪念西南联大,首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联大的爱国精神,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更是两千年来华夏儿女不变的血脉和传承。”
“爱国担当”也是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提及的关键词。
龚克说:“西南联大的纪念碑,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人称三绝,然而我以为,联大纪念碑最绝的,是碑阴篆列的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它反映了联大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实在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一绝,所以联大精神首在爱国担当。”
在茅草覆盖的校舍、铁皮屋顶的教室里,西南联大凭借简陋的实验设备,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联大的办学传统和学术精神,当为今日大学效仿。
林建华指出:“当时,联大云集了四方的名师,他们在校园中相互切磋、彼此尊重、共赴时艰,教授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潜心学术、探究新知,为中国各学科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产生更多能够影响国家发展和推动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色香味俱全是一道美味菜肴具备的特征,而作为食材或者说种子的黑皮花生却俨然已经具备了...
成人烫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部分妈妈竟然给小孩也跟一下潮流——烫发。现在大家都追...
发病没那么“突然”,脑溢血有6大征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脑溢血这种心脑血管疾病,它发病...
什么样的苹果醋减肥才好。减肥常喝苹果醋危害不可忽视尽管苹果醋有很多好处,但它确实对...
通讯:在这里,霍金的乐观幽默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霍金享年76岁,伯吉斯的父亲2011...
上次发布了《在家留24小时尿最全方法》之后,有肾友问道,他每次留尿都放防腐剂,有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