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从野生到栽种海南水果简史(2)

2019-03-12 00:3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从野生到栽种海南水果简史

海口市永兴镇的野生荔枝林。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述杨贵妃的“妃子笑”,到了现代成了荔枝一个品种的名称。

包括“妃子笑”在内,1950年以来,海南从两广地区引进了不下10个荔枝品种,其中“妃子笑”“三月红”“黑叶”和“大造”等表现不俗。

目前,岛外来的“妃子笑”品种已经成为海南的主要荔枝良种之一。

说到荔枝总是离不开龙眼,农业部门甚至将它们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纳入一个统计口径,仿佛它们是一母同胞的一样。

鉴于文昌那个“才俊级”龙眼品种已然绝迹,消失在物种江湖的视野,琼山羊山地区的优良单株也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幸存者也已不多。1990年代,儋州长坡甘蔗场从泰国引进了“诗签甫”和“伊罗品”两个品种,一度最受欢迎。

此后,海南又从广东引进了“石峡”“储良大广眼”,从福建引入了“福眼”等良种,种植范围也从农场延伸到农村。如今,本岛“石峡”和“储良”的口碑已经不输于其原产地的”兄弟姐妹“。

外来品种青出于蓝者,不只是龙眼,还有柑桔类水果,其中以红江橙(“老家”在湛江红江农场)最为突出,入琼后竟然“自立门户自成一派”——变身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琼中绿橙。

其实,海南种植柑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本地品种以亭柑和盘柑为主,其余的12种都是外来品种,它们当中唯有琼中绿橙脱颖而出。

专家告诉记者,海拔200~300米的山区,是柑桔类果树的理想栽培区,琼中的弱酸性土壤和山地一定的昼夜温差,非常适合红江橙生长,由此也成就了今天闻名全国的琼中绿橙。

海南水果中的“舶来品”

海南话习惯将与外国有关的事物冠以“番”字,比如称华侨为“番客”,花生为“番豆”,所以当你听到“番瓜”(番木瓜)、“番石榴”“番茄”“番薯”“番芋”“番椒”(辣椒),便能判断这些物种是外来的。

同样,东部和北部的海南人把菠萝叫做“番篓仔”,直接说明其原产地不在中华。海南话俗称的“篓仔”,其实就是野生露兜,也叫假菠萝、野菠萝。记者小时候看到门前的风水林里篓仔变黄变红,以为是菠萝熟了,跟几个小伙伴“密谋”去摘下来后,躲在林子里“分赃”,不想掰下来的却是一颗颗根本不能吃的露兜种子,那种失望至今难忘。

据考,菠萝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进入海南岛则整整100年了。《海南省志·农业志》介绍,1918年,有马来亚华侨率先引进了“红毛种”菠萝;4年后,又有文昌华侨从爪哇引种“巴厘种”菠萝;1927年,“沙拉瓦”菠萝由文昌蓬莱华侨引入;1950年后,又先后从广州、美国夏威夷、泰国等地引进多个品种的菠萝,但多年推广下来,只有“沙拉瓦”和“巴厘”得到推广,其中“沙拉瓦”占到八成以上。

1990年时,海南岛菠萝种植面积已达17万余亩。

过去,菠萝的高产量还催生了两个以生产菠萝罐头为主的工厂海口罐头厂和文昌罐头厂,前者正是今椰树集团的前身。

从野生到栽种海南水果简史

保亭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红毛丹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3万亩。2016年,“保亭红毛丹”获得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名称比“菠萝”多一个字的另外一种水果,也是外来客。

菠萝蜜原产西域,但何时传入中国至今仍无定论。它最早的汉字写法是“波罗蜜”,有着佛教背景。

据岭南的地方文献记载,大约在南朝萧梁时期(480-557),有一位名叫达奚司空的西域贡使,携带两颗菠萝蜜种子来到广州黄埔港岸边的南海庙东西两侧栽种,不久生根发芽,长成大树,此后便传种多处。

日本僧人元开的《唐大和上东征传》,写到鉴真一行在海南岛见到过菠萝蜜。那么,最晚在唐代天宝年间(742-756),海南岛已经开始种植菠萝蜜。

临高举人王佐的《琼台外纪》称,菠萝蜜传入中国不久,大概在元代中期,明初才在临高县开始种植,后来附近的县大半都种植了。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出产于临高县的菠萝蜜品质是最好的。

难怪宣德二年(1427年),明朝内宫派人年年将它作为贡品征调京城,临高百姓为此很是痛苦。正统改元(1436年),太皇太后临朝,禁止了入贡,百姓才得以喘息。

即使以王佐的说法为准,菠萝蜜在海南岛至少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