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青岛前海现"开凌梭" 800条梭鱼半小时被抢光

2019-03-10 19:48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青岛前海现"开凌梭" 800条梭鱼半小时被抢光

刚上岸的梭鱼被市民抢购。王悦音摄

  大众网青岛2月26日讯(记者 王悦音)26日上午,大众网记者在青岛五四广场附近看到,不少渔民正在撒网捕梭鱼,有渔民一上午就打捞梭鱼约800条,不到半小时被围观市民抢购一空。专家解释,“开凌梭”因水温较低行动缓慢,从而易捕捉,并非渔民传言的视力不好。另外,梭鱼的产卵期多集中在清明前后,目前正是尝鲜的好时候。

青岛前海现"开凌梭" 800条梭鱼半小时被抢光

渔民收网,满载而归。王悦音摄

  八百条鱼半小时被抢够一空 “开凌梭”好吃因冬季不进食
  “开凌梭”是冰凌融化后捕捞上来的第一批梭鱼,因此而得名。记者在五四广场附近看到,约有十余名渔民下海捕鱼,多采用撒网捕鱼的方式。渔民于先生带来了四张渔网,涨潮时划一张小皮筏在离岸稍远一点的位置下网。于先生说今天的收成比昨天要好,一上午收了两次网,一共捕到了八百多条鱼。

青岛前海现"开凌梭" 800条梭鱼半小时被抢光

渔民伴着海浪将鲜活的梭鱼收拾上岸。王悦音摄

  于先生刚一收网来到岸边,围观的市民便一拥而上,抢购这鲜美的“开凌梭”。市民苏女士今天带着小孙女来五四广场喂海鸥,碰巧看到新鲜的梭鱼上岸,急忙上前抢购了十条梭鱼。“一元一条很便宜,我在市场看到这么大的鱼要15元一斤。”苏女士满脸笑容地向小孙女展示刚买到的梭鱼,她告诉记者,“开凌梭”特别鲜美,回家红烧最好吃。围观的市民中还有不少人自备塑料袋,为的就是尝鲜。一位市民买下了一百条,要带回家给亲戚朋友分享。八百多条鱼不到半小时便被抢购一空,还有不少市民上前询问于先生第二天的捕鱼时间,准备明天提早来购买这鲜美的“开凌梭”。

青岛前海现"开凌梭" 800条梭鱼半小时被抢光

4渔民抱着刚上岸的鱼走上岸,市民翘首以盼。王悦音摄

  民间素来就有“食用开凌梭,鲜得没法说”的说法。记者采访了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柳学周。他说,“开凌梭”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冬季梭鱼在深海越冬,基本不进食,腹内杂物少,肉质鲜嫩,没有“土腥气”。梭鱼属杂食性鱼类,而且处于食物链较末端,多刮食海底栖附着的小型动植物和硅藻、微生物等有机物质,沾染、吞食的泥沙较多,大量进食后,它的味道就大不如“开凌”时鲜美。到清明产卵后,梭鱼的肉质变松,口感大不如开春时。

青岛前海现"开凌梭" 800条梭鱼半小时被抢光

渔民将梭鱼从渔网上摘下,现场售卖。王悦音摄

  “开凌梭”易捕实因水温低 今年渔汛并未提前
  许多市民认为“开凌梭”之所以容易捕捉,是因为它的视力不好。柳学周表示不可信,梭鱼一年四季视力并无明显变化。他分析,市民认为“开凌梭”视力不好,很可能是因为梭鱼眼睛上覆盖着一层红色或黄色的“眼帘”,看上去如同视力很差一样。这也是辨别梭鱼的重要特征,俗话说的“红眼梭白眼鲻”就提到了这一点。这层“眼帘”不会因季节消退或生长,也并不是“开凌梭”所特有的。而“开凌梭”容易捕捉的实际原因是海水刚刚开始回温,梭鱼的游动速度还比较缓慢,春天一过水温升高,梭鱼游动速度变快,自然就不好抓住了。

青岛前海现"开凌梭" 800条梭鱼半小时被抢光

市民购买“开凌梭”,刚上岸的梭鱼还活蹦乱跳。王悦音摄

  此前有媒体报道,今年的“开凌梭”渔汛比往年要提前二十多天。柳学周研究员表示今年汛期属正常。他解释,每年立春海水回温,梭鱼游动到海边觅食,特别是雨水前后,梭鱼的觅食活动比较活跃,数量也较多。而现在雨水节气刚过,渔汛的到来就顺理成章了。至于有人说今年的渔汛提早二十多天,可能是依照阳历日期推算的,他认为气温、渔汛等自然现象还应以农历推算更为准确。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