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这120种1类(最高级别致癌物)请您一定看仔细(2)

2019-03-08 04:21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30.裂变产物,包括锶-90:重核裂变产生多种放射核素。裂变产物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中的用途广泛,如氪-85用作β放射源和自发光灯的能源;铯-137是γ放射源;锶-90是β放射源;锝-99m在核医学上用于临床诊断。锶-90易致白血病,铯-137会造成肝癌和肾癌。

  31.放射性碘,包括碘-131:常用于癌症化疗,也有致癌风险。

  32.氡-222及其衰变产物:天然石材中可能含放射性氡,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

  33.镭-224及其衰变产物:镭的所有同位素都有强烈的放射性,电离辐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34.镭-226及其衰变产物

  35.镭-228及其衰变产物

  36.钍-232及其衰变产物:天然放射性核素,采矿和挖隧道等大型土石工程、核燃料废物处理等过程中会出现。

  37.钚:放射性元素,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钚容易在肝脏和骨骼中聚集,致人体组织癌变。

  38.磷-32,磷酸盐形式:磷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磷酸盐主要用于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同时有致癌性。

  病毒细菌寄生虫及毒素

  39.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乙肝病毒可引起DNA重排和DNA片段丢失,并使肝细胞对其他致癌物的降解能力下降。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40.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病毒核心蛋白与肝癌关系密切。

  41.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感染):即艾滋病病毒,可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使细胞发生癌性转化,特别是在细胞免疫遭到破坏,丧失免疫监视作用的情况下,细胞癌变更易发生。建议:戴套!戴套!戴套!

  42.人乳头瘤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型:DNA病毒,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分高危型和低危型,不同型别会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高危型16和18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类型。建议:女孩12岁后接种相关疫苗。

  43.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改变宿主淋巴细胞DNA,使细胞不断增生和分裂,诱发白血病。

  44.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一种疱疹病毒,通过唾液传播,主要引起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T细胞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相关。

  45.卡波氏肉瘤疱疹病毒:一种疱疹病毒,可引发卡波氏肉瘤(内皮细胞肿瘤)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等。

  46.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长期定居在胃部,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胃癌。建议:一旦发现尽量根治。

  47.华支睾吸虫(感染):又名肝吸虫,主要通过食用未经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感染。可引起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致癌变,主要为腺癌。建议:尽量不吃醉虾、醉蟹、淡水鱼、生鱼片。

  48.麝后睾吸虫(感染):食用含有囊蚴的生鱼而感染,与华支睾吸虫病相似。寄生在肝胆管内,诱发胆管癌。

  49.埃及血吸虫(感染):主要分布于非洲、南欧和中东,可引起膀胱癌。

  50.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大豆、稻米、小麦等粮食、坚果和油类产品中。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黄曲霉毒素主要干扰RNA和DNA的合成。建议:吃到苦的坚果,赶紧吐掉,再漱口,家里的砧板一旦发霉就不要再用了。

  抗癌药和其他药品

  51.白消安:抗癌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通过与细胞DNA的鸟嘌呤起烷化作用破坏DNA的结构与功能,也可能致癌。

  52.苯丁酸氮芥:抗癌药,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数种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和部分乳腺癌。会引起DNA链交叉连接影响DNA功能,从而致癌。

  53.萘氮芥:抗癌药,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现已少见。引起DNA链交叉连接影响DNA功能,从而致癌。

  54.环磷酰胺:抗癌药,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也用于治疗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等。与DNA发生交叉连结,抑制DNA合成,干扰DNA及RNA功能。

  55.美法仑:抗癌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卵巢癌。通过破坏DNA结构起作用。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