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深山,清贫而单调,刘大飞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学习提升护理工作水平上。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她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麻风溃疡处置方法,基本实现了全所无麻风溃疡的目标;还探索了日常康养的“6S”管理办法,整顿规范了康养人员管理;也用润物无声的温情,融化了麻风病人因被误解和歧视而冷藏的心。
“还会坚守多久?”记者问。
“他们陪我长大,我陪他们慢慢变老!”刘大飞深情地说。
变迁 拆除心理上的“隔离墙”
中午时分,67岁的炊事员“村民”蒋小华为大家准备的午餐香气扑鼻。走进厨房一看,现代化厨具一应俱全,砧板上有鱼,锅里有肉,炊事员也比实际年龄更显年轻。
“1975年8月22日来的,当时7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半年难得吃到一回肉,现在天天有肉吃。”蒋师傅感叹道。刘大飞细算账,康养病人每月有350元的城镇一类低保,所里每人每月还有300元补贴,加上每人生日200元,过年过节加餐,每人每月就有800元左右。
进来时,一些麻风病人没有成家,或者被误解和歧视,怕被传染,即使有家也难回。
病友李清吾是五保户,被周围邻居驱逐,后被省里协调到皮防所治疗。他刚来时,双脚溃烂,恶臭难闻,连其他病友都有些嫌弃。医者仁心,刘大飞从不嫌弃,在她的精心呵护下,李清吾的溃疡完全好了。
像对李清吾一样,刘大飞和她的同事们对所有病患始终不离不弃。在当地和省卫生疾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免费用药医治,麻风病人的麻风杆菌感染得已解除。
麻风康养人员在外就医治疗其他疾病,均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皮防所也会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把皮防所当成了心灵归属,这里就是他们共同安享晚年的家。
年轻的女护士李英来所里两年多了,第一次看见刘姐为溃疡病人换药时,她经历了反胃到感动的转变。刘大飞每个动作都自然、娴熟,没有丝毫的嫌弃与厌恶,有的只是耐心与细致。那一刻,李英突然领悟到救死扶伤的使命。
自那以后,在刘大飞和其他同事的影响下,李英也常会在工作之余,帮那些手脚不便的爷爷奶奶们折被晒衣、端茶倒水。
这些年来,刘大飞她们一手抓麻风病的治疗,一手抓防控。更多人了解了麻风病人,并开始接纳他们。
刘大飞说:“被认为是贫穷病的‘麻风病’,发病率已经极低了,即使发病及早诊断也很容易治愈,彻底拆除心理上隔离他们的那堵墙,就变得更重要了!”
胜利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皮防所办公楼上“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是所有麻风医护人员的目标。
近5年,安化没有新发现病例,所里仅收治了3名外地病人。
当年刘大飞的父亲搞麻风病社会防治,在山里走村串户一出门就是两个月,解放鞋都不知穿烂了多少双。现在,刘大飞和所里的同事总是创造条件让治愈的病人和社会接触。他们的身体力行,让麻风病人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周围村民的生活中。
在皮防所,方云初自学成才,不仅用残存的手写出了一手漂亮的字,还担任了“村里”的会计。“村长”彭秋云的篾器活也了得,从后山上取材,一天能编几个篓,挑到镇里集市上去卖都供不应求。
皮防所旁,是原病友张银生的家。他结识了皮防所所在福欣村的妻子,病愈后就“回家”了。现在,张银生为所里种菜,既能照顾家,又有稳定的收入,生活不愁。
经刘大飞等医护人员牵线搭桥,像张银生一样,治愈后与周围村民组成家庭的已不下5对。学护理的何艳很清楚麻风病人治愈后就是正常人,治疗期最多2年,因为她的父亲也曾经生活在皮防所,后来认识了在“村”外面的妈妈,才有了她。
皮防所里蒋益周刚过完了91岁的生日,他们一家四代人都赶来了,和所有“村民”及医护人员同吃生日宴。“村”外面,刘大飞和同事们对所里管护区域内治愈病人进行每年一次的家庭回访显示,他们的生活一切正常。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刘大飞和同事们满怀信心!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国美回应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将严查违规...
通讯:在这里,霍金的乐观幽默依旧留在人们心中--- 霍金享年76岁,伯吉斯的父亲2011...
色香味俱全是一道美味菜肴具备的特征,而作为食材或者说种子的黑皮花生却俨然已经具备了...
成人烫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有部分妈妈竟然给小孩也跟一下潮流——烫发。现在大家都追...
发病没那么“突然”,脑溢血有6大征兆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脑溢血这种心脑血管疾病,它发病...
央视2016年315晚会今日举行,晚会曝光了网购刷单内幕。央视315记者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卖面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