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气爽,最适合造小孩的季节就要来了,备孕功课做好了吗?
有人说碱性体质容易生男孩,于是头三个月拼命吃草,这真的科学吗?传闻生蚝可以壮阳,到底会不会影响受孕?到底如何科学备孕?
碱性体质容易生男孩?还记得去年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一个叫做罗伯特欧阳(Robert O. Young)的人,赔偿一名癌症患者 1.05亿美元的新闻吗?听说过“著名”的人体酸碱体质理论吗?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偏酸性的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想要健康,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碱性体质更容易生男孩。这个理论的创始人,就是这则新闻的当事人“欧阳”。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邹世恩指出,“酸碱体质”的伪理论最后被推翻真是大快人心!其实,从这一理论诞生的十几年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就在强调它就是一场骗局。关于酸碱性体质,压根就连一篇像样的文献、一点最简单的研究都没有!
“人体酸碱值用谁来界定都描述得很模糊。人体中有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汗液、尿液……等等诸多体液,酸碱度各不相同,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的也应该就是血液。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体有着严格的调控机制,血液的pH值都会被严格限定在7.35~7.45之间,比这酸是酸中毒,比这碱是碱中毒。食物自身的酸碱性和胃里的酸、肠道里的碱相比,弱得可以忽略不计,不可能改变原本就稳定的酸碱值。”邹世恩医生强调。
吃生蚝可以壮阳?邹世恩医生指出,壮阳,可以算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指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肾阳,增强性能力。按照中医的理解,许多食物有补肾益精的作用,都有壮阳的可能。
丹麦的这些生蚝,都富含蛋白质、胆固醇等营养素,尤其富含锌这种微量元素。而锌又是精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吃生蚝有助于提高精子质量,这是真的。
男性的雄激素,它的原料是胆固醇,生蚝也能很好地提供。所以,生蚝可能是有助性的作用,不过估计也不会立竿见影起效,多吃几只生蚝就指望晚上能生龙活虎是大大地不现实。
“适量就好了,吃多了,可能引起体内重金属超标,比如汞(水银),同样,生吃生蚝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不管是重金属超标还是感染寄生虫,都会影响到怀孕的。”邹世恩医生提醒。
饮食对生育影响不大邹世恩医生指出,虽然我们一直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摄入有助于提高男女的繁殖力,但是,到目前为止,还缺乏这方面的明确研究证据。
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吃,对于能否怀孕或者生男生女,都没有什么影响。素食主义者、低脂肪饮食、抗氧化食物或者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统统都一样。
“也有很多人问我,备孕时或者怀孕后是不是不能吃辣,那样会影响怀孕或者引起流产?你这么想,四川人都不要生小孩了吗?”邹世恩医生说。
不过邹世恩医生也提醒,还是有一些被证实需要调整的生活方式,比方说,戒烟,补充叶酸,如果有贫血,需要补充铁剂。钙剂的补充因人而异,不过一般认为,中孕期以后是建议补充的,而且有利于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叶酸的话,每天400μg,可以提高体内的储备量,有效减少胎儿的神经管畸形,比如脊柱裂。
助孕之道 重在调心对于生育来说,心情很重要。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安彩萍主治医师指出,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情志与不孕的重要关系。
早在明代《育婴秘诀》中提到“两情欣悦,自然精血混合而生子”;清代叶天士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七情致病,最难治,但愈其心,药始效”。清代《沈氏女科摘要·求子》中说“子不可强求也,求子之心愈切,而得之愈难”。
现代研究证明,过度紧张、失眠可引女性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排卵障碍、慢性炎症等与生育休戚相关的问题,门诊也有自觉近期受孕无望却“意外怀孕”者,民间亦有“抱子得子”之事,诸此种种都证明了精神因素与不孕的关系密切,不良的情绪会让孕育历程变得更加艰辛而漫长。
“很多不孕症女性‘压历山大’,但焦虑、抑郁对于解决生育似乎无济于事,还会适得其反,让你的疾病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安彩萍医生建议,女性可从六方面着手,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提示一:心理接受从心理上接受不孕是种慢病,慢病要养心,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循序渐进,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协调好这个阶段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等之间的关系。树立自信心,和医生合作。
提示二:五“多”放松平时多做运动,多听音乐,多与人交流,多深呼吸,多看书,做一些可以让人放松愉悦的事儿。
提示三:自我调理可喝点玫瑰花、月季花、杭白菊、薄荷、三七花茶;可食百合红枣莲子羹、豆豉、黄花菜、小米、莴苣等食物。
提示四:中药妙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灵芝、茯神、酸枣仁、合欢皮、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逍遥丸等诸多有疏肝解郁、安神除烦的中药,可边口服中药调理边受孕。
提示五:家庭关爱家人尤其是丈夫要理解、关爱妻子,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女性强大的后盾,不要整天就是“生不出孩子就离婚!”应多与妻子沟通,可以通过旅游、看电影等共同活动来缓解女性的压力,愉悦的情绪会让女性免疫力升高,生殖内分泌轴协调而受孕。
提示六:医患互信在就诊前,详细整理自己的病情,找到合适自己病情的医生,在与医生沟通中,建立医患互信关系,让医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近全面地了解和评估您的病史和病情,积极参与到治疗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