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铭记感恩!推动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院士科学家(2)

2019-05-29 00:34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人工养殖扇贝,主要品种是栉孔扇贝,80年代初步实现养殖产业化。1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在我国北方海域形成了一个海湾扇贝养殖的新产业,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铭记感恩!推动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院士科学家

张福绥院士


  山东省的扇贝年产量高达70万吨,烟台市长岛县曾依靠扇贝养殖率先步入小康县。近几年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的专家在扇贝苗种培育、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蓬莱红杂交扇贝、中科红海湾扇贝等新品种,开发了扇贝春苗培育、深水筏式养殖等产业化技术,使扇贝产业在病害困扰的窘境中迅速复苏。到目前为止,贝类养殖仍然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主要品种。扇贝、蛤蜊、牡蛎、贻贝、螠蛏等在全国海岸带广泛养殖,每年贝类养殖产量约1200万吨,稳居世界第一位。


  第四次浪潮:海洋鱼类养殖浪潮


铭记感恩!推动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院士科学家


  海洋鱼类养殖起步较晚,与淡水养殖相比规模较小。主要养殖品种有鲈鱼、梭鱼、六线鱼、鲷类、鲀类及鲽鲆类等,主要方式有港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室内工厂化养殖。农业部黄海水产所雷霁霖院士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冷温性鱼类良种——大菱鲆,突破了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构建起“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大产业,年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2001年大菱鲆引种和育苗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几年来,特别是以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为代表的鲆鲽类名贵鱼种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昔日国际市场上的“贵族”鱼类在中国迅速推向市场,变成中国老百姓餐桌的普通菜。1斤大菱鲆由最初的三四百元变成了三四十元,这标志着海水名贵鱼种养殖的技术突破,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海水鱼类养殖浪潮的到来。


铭记感恩!推动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院士科学家

雷霁霖院士(右一)


  第五次浪潮:海珍品养殖浪潮


铭记感恩!推动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院士科学家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捕捞强度过大,致使资源趋于枯竭。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东省率先突破刺参产业化育苗,接着又完成了刺参增殖放流高产技术,刺参控温工厂化养殖技术,利用地热水培育大规格刺参苗种技术,刺参池塘、港、堰养殖技术研究等课题;近年又开展了刺参病害防治、刺参苗种复壮、良种培育等研究,建立了刺参育种技术平台。2007年已初步筛选出9个速生、耐高温杂交组合。目前刺参养殖已在山东沿海全面展开,包括无自然种群分布的滨州、东营等沿海海域也开始了大范围养殖。


铭记感恩!推动海水养殖“五次浪潮”的院士科学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就开始进行鲍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范领导的课题组,从解决皱纹盘鲍的种质问题入手,采用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将皱纹盘鲍种内杂交和杂种优势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创建了杂交鲍苗种培育和海区养成的技术工艺。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皱纹盘鲍新品系,并在皱纹盘鲍杂交及杂种优势的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杂种优势利用的产业化,培育的“大连1号”鲍鱼新品种,出苗率稳定提高4——5倍,生长速度提高20%,养成周期缩短1/3。该品种已在辽、鲁、闽等省推广,杂种鲍的产业覆盖率几乎近100%,大大推动了鲍鱼人工养殖的发展。张国范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