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均有不少缺陷。南京工业大学赵龙章教授率领团队发明了一种据称能在常温下无毒无害分解生活垃圾的“神奇”装置,被誉为“填补世界性空白”,并与企业合作进入了生产。然而一年过去了,首个被誉为“绿魔方”的样品却仍然“待字闺中”。
记者在赵龙章教授的电脑里看到了这台样品的照片,约12米高,通体被漆成绿色,由一个个规整的绿格子组成,整体如同一个被拉高了的“绿魔方”。“绿魔方”边上立着一幢三层居民楼,预示着这台机器以后的定位—每个小区设置一台。“它在江阴,是我们第一台样品。”赵龙章教授指着照片说,“看到它绿色的外壳了吗?就是用处理过的垃圾造的。”
“垃圾分类在我国推行刚起步,成熟尚需时日,而我们有限的土地资源、严峻的空气环境等不了那么久。”赵龙章说,自己的机器“不挑食”,剩菜、果皮、塑料瓶、玻璃、易拉罐等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都可以“喂入”机器,经过等离子体作用后,在“原子层面”发生改变,再经过内部分拣包装,出来的成品一部分是包裹好的含金属、塑料等可回收物的方块,另一部分则是无毒无害如同甘蔗渣一样的淡黄色泥渣。全部过程在常温下完成,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或废水,且全部自动化。
更神奇的是,这种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机器实现了模块化组装,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加减少处理单元,体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同好莱坞大片中的“变形金刚”。“目前一个模块单元可以处理生活垃圾50吨/天,浦口一个普通小区每天约产生生活垃圾20吨,一个模块单元就可以胜任。”赵龙章教授介绍。以此类推,车站、学校等垃圾量大的地方可以配置多个模块单元。
处理完的金属、塑料可以回收,那么看起来黏黏的“泥渣”怎么办?答案是,做建材!赵龙章表示,在团队立项的初期就对垃圾处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过规划,而全资源利用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按照他的设想,未来每个区可以设置一家处理厂,将辖区内各个模块机器中产生的“泥渣”运过去,集中处理成“砖头”。这种垃圾变成的“砖头”有什么用?据介绍,这种砖头耐高温、耐腐蚀、还防水,能钉钉子能打孔,“生来”就是上好的建筑材料,既可以做外墙,也可以铺马路,还能够做污水管。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赵龙章教授就带领团队进行“等离子体生活垃圾与无害化处理及全资源化利用”项目的研究。那时的他还在中国科学院担任“创新岗研究员”。“当时就感到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垃圾围城’迟早会出现,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赵龙章表示,能做到生活垃圾全程无害化处理并全资源化利用,目前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项空白。“历经近10年,投入约1200万研究经费,换来的是对该课题世界空白的填补与近20项国家专利。”
此后,江阴博邦环境科技公司与南工大签定了合作协议,开始了“绿魔方”的产业化之旅。然而,投入200万建于江阴经济开发区的样品至今并没有投入使用。原因何在?赵龙章表示,科研成果交给企业以后,推广的事就交给企业了,学校方对此也无力跟进。而据其了解,“企业在资金上可能遇到了难题”,他希望另有实力企业能来推广这项技术。
昨天,记者也联系上了江阴博邦环境科技公司负责人胡国川。胡先生表示,这个项目确实是个好东西,“碰上这个项目不仅是我的运气,更是我的福气。”至于迟迟没有投入使用的原因,主要是“精力不够”:“我同时还在运作另外一个短平快的项目,暂时无暇顾及这个项目。”同时,他坦言,确实也有一定资金压力,“在与投资商谈的过程中谈崩了”;另外,他也吞吞吐吐地承认,与政府合作的事“也不是那么简单。”
采访结束,记者更陷入沉思:“绿魔方”是不是真的填补了“世界空白”?如果真的填补了“世界空白”,能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出手扶助这样的好项目尽早造福百姓呢?
本报记者 杭春燕 本报通讯员 宁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