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 > 百科 > 内容

如皋江滨医院麻风病区主任于洪春守护麻风病人

2019-03-20 09:56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默克

封面

他是一名医生,不用做手术,他的工作简单得有些过分。每天早上8点到办公室,先整理好前一天的工作,然后到病房走一走,询问病情,治治病人的感冒发烧、腿脚溃烂。

他叫于洪春,是如皋市江滨医院麻风病区主任。他的工作其实一点也不简单,要不怕脏、不怕累,更要比常人有勇气。在麻风病区,于洪春已经待了26年,这些年来,他放弃了都市的繁华和舒适,一直坚守在岗位,用关爱和担当慰藉上百名麻风病老人的心,给社会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温暖和感动。

□特约记者许亚竹

叛逆少年的蜕变

psb4

psb2

少年时期的于洪春很叛逆,脾气也十分暴躁,天不怕、地不怕,跟人打架是常有的事。长大后,他更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梦想干一番大事业,最好能成为一名建筑师。但于洪春的父亲却不放心他出去闯荡,希望他能稳妥地在家找一份工作。

1990年,江滨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员,于洪春在父亲的建议下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考试。两年后,于洪春进入卫校学习临床,毕业后又回到江滨医院,成了麻风病区的一名医生。

于洪春从没想过会与麻风病人打交道,更没有想象这会是怎样一种工作。那时候,麻风病区还都是瓦房,又小又黑,里面住了好几个病人,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恶臭味。于洪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见到的第一位麻风病人:“一个80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呻吟着,皮肤发黑,容貌畸残,四肢缺失。”眼前的情景,让于洪春觉得毛骨悚然。“我要不要留在这里?”于洪春在心里问自己。可当听到病人有气无力地说着自己症状的时候,“医者仁心”的本能克服了一切障碍,他走到病人的身边,默默地检查起来。

后来,于洪春完成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给病人清洗,第一次为病人打针,第一次与病人促膝长谈……跟麻风病人接触的时间长了,于洪春的脾气随着发生了变化,心境变得平淡,更懂得如何感恩于人,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叛逆少年。

家庭、孩子、病人

花在病人身上的时间多了,用来陪伴家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其中的得与失,轻与重,也许只有于洪春自己能明白。

于洪春的妻子是一名妇产科医师,之前在通州一家卫生院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她有时候会把孩子带在身边。2002年的一个晚上,于洪春的妻子正在手术室里为一位产妇接生,睡在休息室的儿子不知怎的醒了,到处找妈妈。有护士告诉孩子,妈妈正在做手术,孩子就走到手术室外,一直等着。那时候已经是深秋,晚上的气温很低,4岁的孩子穿着睡衣站在门外,冻得直发抖,可任凭护士怎么劝,他始终不肯走,一直说要等妈妈。于洪春的妻子做完手术后走出来,看到了站在外面的儿子,抱着他痛哭起来。“妻子打电话跟我说,为了孩子,她要换个地方工作。”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于洪春知道,这句话应该他来说。可是,于洪春实在舍不得他的病人。最后,还是于洪春的妻子作了调整,她放弃了妇产科医师的工作,到一家卫生监督所做了一名行政人员。

“对家庭、孩子,我确实有太多的愧疚。”于洪春记得,那通电话里,妻子的声音一直是哽咽的。“我知道她多多少少有一些埋怨,但她没说出来,因为她清楚,对于我来说,照顾麻风病人同样重要。”于洪春说,他这几十年的坚持,跟妻子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这里成了我的家”

在麻风病区的26年,于洪春几乎没有节假日,为了方便照顾这些老人,也为了预防突发事情的发生,他平时就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几十年的坚守,于洪春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把病人当亲人,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

今年92岁的谢同玲老人,说起于洪春,内心就充满了感激之情。去年3月28日,谢同玲的侄女一家说好要来看她,给她过90岁的生日,可是在病房里等了一天,她都没有见到家人的身影。谢同玲失望极了,准备去食堂打饭。这时候,于洪春捧着生日蛋糕推开了她的房门:“老妈妈,我代表大家给您祝寿来了。”谢同玲开心极了,激动地说:“难为你还记得我的生日,还是你最亲啊!”

不仅仅是谢同玲老人,在麻风病区待了几十年的姚达余和李美芳夫妇,更是把于洪春当作他们自己的“亲儿子”。10年前一个深秋的夜晚,姚达余突然口吐鲜血,把他的妻子李美芳吓得不知所措,赶紧把于洪春叫了过来。赶到病房后,于洪春立即将姚达余送到南通的一家医院。可当医生得知眼前这个面部残缺、手脚全无的人是个麻风病人的时候,当即拒绝诊治。无奈之下,于洪春只能带着姚达余重新回到江滨医院,请来专家上门会诊,最终姚达余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如今,姚达余患了脑萎缩,说话不太利索,也忘记了很多事情,可每次只要于洪春走进他的病房,他都会喊上一句:“于医生,你来啦。”

这就是于洪春与麻风病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于洪春说,跟普通病人相比,麻风病人没有什么不同,相反,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守好一个人的岗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