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为什么有人爱在公共场合做爱做的事

2019-03-16 12:38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继让人跌破眼镜的试衣间不雅视频后,媒体相继曝出一系列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亲昵的新闻。台北情侣在路边长凳上演“真人秀”,沈阳情侣在地铁上大尺度“摸胸”,甚至还有左拥右揽的地铁“三人行”,情侣之间姿势、花样层出不穷,让很多网民不由感叹,“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沈阳地铁“摸胸”事件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人们在情感表达上也越来越开放。年轻恋人在公开场合表白、求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不仅能在社交网络中看到各种晒图秀恩爱的,在日常生活中也都曾目睹过一些情侣,在地铁、公交、公园、商场等场合全然不顾旁人目光,上演尺度更大的激情戏码。2012年开始,一名从事IT工作的摄影师以每年五至六万张的速度拍摄上海通勤地铁内情侣们动情拥吻的场面。照片上的情侣紧密依偎着对方,沉浸在人群中的“二人世界”里,似乎没有注意到相机的存在。这种互相表达爱意的画面着实太美,让路人不敢看。

谈恋爱当然是两个人的事,但光天化日下在公众场合做“爱做的事”,超出了“私人感情”的范畴。公众对情侣们旁若无人的缠绵普遍持反对态度。

其实公开亲热一事,外国民众早已见怪不怪。

早些年,英格兰著名足球运动员克劳奇与娇妻艾比总会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举止亲昵,引起英媒热议。看看下面这些照片,相比之下目前国内那些娱乐明星的“激吻”照显得保守多了。

对于这种无所顾忌地公开“秀恩爱”的行为,国外专门“发明”了一个新名词—PDA(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即“公共场所亲热(或公开展示情感)”,指在公共场合,伴侣双方作出身体上相对温和的亲密方式,比如牵手、拥抱、接吻和爱抚。如今,外国影视娱乐明星在现实生活中的PDA方面进步神速,且不论是真情流露还是炒作,街头、海边都已经成为他们攻城拔寨的重要地点。随着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APP盛行,PDA在外国年轻人眼中已经属于稀松平常的事,更有甚者直接上演“全垒打”,活色生香的程度让观众看了都不好意思。

PDA是恋爱中男女心理动机的外化表现。在双方满意且健康的恋爱状态下,想要更亲密的肢体接触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在没有外界过多干扰情况下,公众场合的亲昵举动也不过是情侣间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而已。但鉴于亲密行为本身的隐秘性,PDA牵扯到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交错。很多年轻情侣的PDA行为过于“激情”,就很容易变成不雅举止,招致旁观者抵触和厌恶。英国《太阳报》早前就克劳奇的PDA发文指出,男欢女爱虽是天经地义,但这种个人化的大胆举动,应把握一定的尺度。

那么,PDA行为的背后主要有哪些心理因素?我们来尝试来分析一下:

1.力比多。

(观察者网注:即“libido”)对于性欲念方面的需求,毋庸置疑要数弗洛伊德老爷子的“力比多”驱动力说了。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从现在茫茫多的PDA青年中,我们着实感受到了“力比多”的强大。“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钱钟书先生借用方鸿渐表达了万古不变、生生不息的“第一驱动力”,年轻情侣干柴烈火,情到浓时你侬我侬,自然容易把持不住。由于网络的普及和各种媒体当中层出不穷的眼球效应,性永远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元素,铺天盖地、随手拈来的各种带有性暗示的元素加速了青少年的成熟。

弗洛伊德

2.维特效应。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成功引来了整个欧洲青年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媒体进一步大肆渲染对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如今,各种PDA的图片大行其道,娱乐影视明星的示范效应,在网络流传广泛的“各种门”事件,都促使人们在生活中模仿体验。像病毒传播一样,只要条件适合,相同事件就会发生。我国人口基数大,免不着有人到了他自认为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也就顺水推舟了。

歌德

3.皮格马利翁效应。

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大无畏的勇气,冲破各种道德束缚,敢于向世俗发起挑战,但恋爱中的人头脑往往是发热的。只要有一方发热,另一方就很容易跟着热。男的或许会说:“亲爱的,让我们试试吧?”刚开始女方或许有抵触情绪,但一来二去,男方各种“感天动地”的举动,女方可能就招架不住了:“试试就试试。”这之后哪怕天崩地裂,俩人都可以在公共场所不惧目光的各种亲昵,从“一垒”一直到“本垒打”,无所不能、无所不包。

法国油画大师杰洛姆的作品《皮格马利翁和伽拉缇》

4.禁果效应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