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瑞士传教士随红军长征560天

2019-03-10 03:12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东方网6月26日消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美国记者斯诺所写的《西行漫记》当做向世人介绍红军长征的第一本著作。实际上,在《西行漫记》问世之前的1936年底,《长征目击记》就已在英国出版。该书作者的中文名字叫薄复礼,是一位瑞士传教士,他与长征的红军不期而遇,随红二、红六军团生活了560天,行程达6000英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队伍中一名奇特的参加者。昨天在市群艺馆揭幕的“红星照耀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史料收藏展,披露了这段非凡的经历。

  薄复礼原名鲁道夫·勃沙特,1897年生于瑞士,后随父母移居英国。25岁那年,他来到中国,在贵州境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1934年10月初,薄复礼与妻子露茜在安顺参加完祈祷后返回镇远。在经过城外一个小山坡时,正好与从江西西征入黔的红六军团相遇,在无意之中闯进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行列。红军对薄复礼夫妇在中国的活动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即便如此,还是对他们礼遇有加。当晚,薄复礼夫妇被带进一间屋子里休息。薄复礼的妻子睡在一张由木板拼起来的床上,薄复礼睡的是一把躺椅,而与他们同在一个房间里的红军士兵则直接睡在潮湿的地上。红军安置好他们后,立刻送还了他们携带的所有东西。

  此后的18个月里,薄复礼一直随红军部队行进。其间,他先后接触了贺龙、萧克、王震等红军领导人。一次,红六军团缴获了一张约1平方米大小的法文版贵州省地图,这张地图对于刚进入贵州、道路不熟且缺乏向导的红六军团是无价之宝。但是,地图上所标地名都是法文,没人能看懂。萧克想到了会说一点汉语的薄复礼。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派人把薄复礼请到军团司令部,看他能不能帮助把地图上的法文译成中文。结果,薄复礼欣然应允。

  据史料记载,在微弱的蜡烛光下,萧克小心地摊开了地图,用手指着一个个法文地名,薄复礼按照他的指点,先把地图上重要的山脉、村镇、河流等中文名称翻译出来,然后一一将其标记在地图上。两人边讲边比划,当他们把地图上许多重要地名全部译完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后来,正是用这张地图,萧克与王震选择了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的方向。萧克曾在文章中写道:“薄复礼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替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事实上,在长征途中,红军也尽量照顾薄复礼的饮食起居,令他非常感动。在部队开始乌蒙山回旋战时,薄复礼不幸染病,红军专门为他找了一匹马驮着他走,特意找来中医为他治病,后来还派担架员抬着薄复礼翻山越岭。1936年4月,红二、红六军团进逼昆明,考虑到军情紧急、战事多发,军团领导决定让薄复礼离开部队,前往昆明。薄复礼的长征经历就此结束。薄复礼离开后,着手整理自己在长征中的这段亲身经历。1936年底,一本名为《长征目击记》回忆录出版。在该书的自序中,薄复礼这样写道:“许多报道将红军称为‘匪徒’或‘强盗’。实际上,红军的领导人是坚信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徒,并在实践着其原理。”他自豪地说:“18个月的艰难困苦是我一生中最神奇的经历。”

  本次展览共展出图片、实物、文献共百余件,其中不少是难见的珍品,比如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历史照片等。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