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两性 > 内容

拿什么保护你 我们的幼童(2)

2019-06-22 00:56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作为媒体工作者的她对于前一段时间引发热议的“儿童邪典片”并不陌生,而比这些脏话视频更让她担忧的是那些像“西边的风”一样针对儿童的网络色情或猥亵。

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5起涉儿童色情信息典型案件,河南郑州“西边的风”网站传播销售不雅图片视频及猥亵未成年人案就名列其中。

2017年8月,网友“小党”发文举报称“西边的风”论坛存在猥亵儿童行为,该网站是一个恋童癖恋足癖的地下网站,充斥着大量的女童不雅图片和视频,只需要花费30元注册成为该网站会员就能浏览网站内容。

在2017年曝光的与网络密切相关的性侵儿童案例中,孙雪梅指出,主要包含网友约见儿童后性侵,通过网络聊天拍摄儿童裸体视频,或哄骗儿童拍摄色情视频后上传网络牟利三种类型。

“犯罪嫌疑人利用社交软件、网络游戏等对儿童实施侵害,虽然曝光的数量不多,但尤为值得警惕。”孙雪梅强调,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影响生活,社交软件和游戏使用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的识别能力和警惕性弱,因此这类案件隐蔽性大,隐案率高。

保护的司法困境

在性侵儿童案件居高不下之时,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屏障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2016年上海一位老师因强制猥亵犯罪被禁止3年内从事教育及相关工作。这是上海市首例性侵类从业禁止案件。上海闵行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杨珍介绍,通过有限的信息公开和从业禁止相结合,建立黑名单信息库,相关部门、单位可以查询到主管行业领域拟招募人员的信息等多种措施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尽管浙江慈溪、上海闵行、江苏淮安等地,关于儿童性侵犯罪分子实行性侵公开并进行从业禁止都在试行,但专家指出摆在性侵儿童面前的司法困境依然存在。

从1999年就开始做保护儿童工作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对此深有体会。

“国际公认的全世界最多没有进入司法庭审的就是性侵类案件。”在佟丽华看来,如何让立案更便捷是重要的,孩子受到性侵的一大特点是熟人作案,孩子很难提供基本的立案证明,举证责任在孩子家庭是很困难的,打拐的“立即刑事立案”制度可以借鉴。

受侵害儿童的隐私外泄和二次伤害都是需要直面的问题,当舆论掀起“寻找汤兰兰”的浪潮时,李欣然唯一一次庆幸自己从没将那段经历告诉身边人。

“实践中这类案件通常赔偿都很少,曾经有一个案子只赔偿了30多元,因为只撕破了她的衣裤。”佟丽华直言,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不支持针对儿童性侵的精神损害赔偿。

“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也是培养国家建设领军人才和民族复兴的根基,所以保护儿童在战略高度上应该放得更多。”佟丽华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来的修订中,应该使它成为真正有效、能够更有力执行的“硬法”。

赵皖平已经计划提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的议案,特别是对女童、农村女童的关注更多的提出建议。

关于如何治理网络儿童色情、猥亵问题,童小军建议,打击犯罪之外,要做的是加强网络控制以及法规制定,此外家长要做好监护责任,“如果大人经常对孩子的行踪不了解,这就会出问题”。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则表示,首先发现问题时应强制发现报告,其次要加强多方合作,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同时,“我们完善的未成年人网络立法要尽快出台,还要让我们的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牙齿、能严厉打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宋文珍说。

 

儿童性教育需要文化重塑

 

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看来,很多家长对于网络儿童色情问题没有认知,背后是家长对性教育、防性侵教育的缺位。

当正规的教育缺位时,日益普及的网络很可能就会将他们带“偏”到另一面,孙晓梅进一步指出,“传播网络儿童色情、实施猥亵的人,可能他们成长过程当中就有问题,比如受到虐待、暴力。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家庭的影响非常重要,应该要开展家庭学科的探讨”。

孙晓梅在现场提出“性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问题时,参会的近300人没有一人回答“从小孩一出生就开始”。

而在场多位专家表示,儿童性教育不仅在于性知识教育,更是一种文化重塑。

例如,别人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可不可以摸一摸孩子的脸?与普遍的认知不同,专家坚定地建议是——不可以。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