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探访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吸冰毒瘾君子心理脱

2019-03-09 12:54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每天清晨,聆听自己的心声,回忆着过往种种,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戒毒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痛苦而又深刻的回忆。他们正在奋力反抗着自己的心魔,以期尽快回归社会,做一个正常人。

  11月21日上午,记者揭秘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对于如何帮这些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人治疗戒毒,警方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

  讲述 北漂吸毒女 不敢回家给父亲过生日

  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女主角有着强烈的购物瘾,不仅刷爆了信用卡,还欠了一屁股债,她每天都被眼镜男追账,为了戒掉心中的瘾,她参加了戒购物瘾的活动,和其他几名购物狂互述自己经历的过往……

  “我们来到这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尊严,我们的心灵没有寄托,不敢面对现实,忍受着无人倾诉的巨大痛苦不停地堕落……这里像一面镜子,照亮了那个内心深处的自己,让我清楚地看清自己,不再心怀恐惧……”

  这一幕,并不是电影中的情节,这段话也并非是出自购物狂,它是位于顺义的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女区内,数十名女性戒毒人员围坐一圈,讲述的她们不堪回首的过往……

  31岁的辽宁籍女子小张最先起立发言。

  记者了解到,小张6年前怀揣梦想来京,成为一名北漂,家里人都以她在北京骄傲。“慢慢的心也飘了起来,无法掌控,将本该好好奋斗的时间用在吸毒上无法自拔,因为毒瘾犯了,父亲79岁生日我都不敢回家。”小张说。

  说出自己的经历,小张表态,“到了这里,每时每刻无不对家人有着无尽的思念和忏悔,未来的两年,我希望早点把毒戒了,早日回归社会,回家孝顺父母。”

  吸毒、堕胎 17岁叛逆女孩写日记戒心魔

  向日葵社区里住着一名17岁的四川籍女孩小吴,父母离异,母亲改嫁,是奶奶一手将她带大的。

  小吴说,小升初时虽然考上了重点中学,但叛逆的她愣是自己辍学了,天天泡网吧,结交了不好的朋友,14岁就从家出来打工,卖软件、在北京讨生活,什么罪都受过。“我14岁开始吸毒,已经做过一次流产手术。”

  戒毒所副所长范丹丹介绍,小吴是第二次吸毒被抓,来到向日葵社区后,管教送给了她一个日记本,让她每天写一篇自己想写的东西。渐渐的,她已经写了半本了,“原先那种叛逆,不可一世,这些日子,她不仅写下了自己的经历,也逐渐写下了反思,如今的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说话也变得理性了很多,与之前判若两人。”

  揭秘 吸毒者吸食冰毒的较多 心理脱毒难

  11月21日,记者探访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强制隔离戒毒所。图为戒毒所内部。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据范丹丹介绍,该所成立21年了,配备医疗、护理、心理等专业人员。十余年来,连续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强制隔离戒毒所,现为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基地、北京市星光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公民警校教学基地。

  这些强制戒毒人员通常需要强制隔离2年,他们需要先在公安局戒毒所中度过6个月,再送到司法局戒毒所继续戒毒。

  这里的戒毒人员中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在减少,更多的都是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的人,新型毒品要实现躯体脱毒不难,难点在心理脱毒,复吸的比例很大。

  针对不同人群 采取不同戒毒方法

  11月21日,记者探访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强制隔离戒毒所。图为戒毒所内部场景。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范丹丹称,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戒毒方式也越发多样,目前戒毒所已经做到了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戒毒方法。

  向日葵社区,以同伴教育为支撑、以重新社会化为目标的戒毒理念,对戒毒人员从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干预,提升戒毒人员的认知水平、情绪控制能力等,以此帮助戒毒人员提升抵御毒品诱惑,重塑行为方式的能力,最终摆脱毒品。

  橄榄叶心理治疗工作室,充分发挥参与民警在从军经历中形成的军人品质和行为方式,影响带动戒毒人员从固有的思维、行为方式中解脱出来,重塑人生,完善人格,达到提升拒绝毒品的能力。

  工作室经常利用集体教育、观看警示录像、参观禁毒展览等契机,让戒员相互教育启发,促使其他戒员的戒毒动力和信心不断增强。

  看电影分析角色 在探索自己中成长

  11月21日,记者探访北京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强制隔离戒毒所。图为戒毒所内的黑板。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