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立秋读诗|炎炎暑退,一枕新凉一扇风

2019-03-06 03:45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阿狸

【文艺星青年按】伴着清晨轻柔的细雨,北京的“桑拿”天终于进入尾声,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暑去凉来,一年中秋天开始的日子。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很重视这个节气。有关立秋的的诗句自是不少。立秋之际,青年君准备了贴心的养生指南,并送上乾隆、白居易、王国维等吟咏立秋的名句,以及鲁迅、沈从文、林语堂笔下的“秋日物语”,伴你度过一个文艺的初秋~~

立秋读诗|炎炎暑退,一枕新凉一扇风

凉风至 白露生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一般在每年阳历的8月7日或8日,这一天太阳达到了黄经135度。立秋标志着秋天开始到来,气温开始逐渐下降,谷物成熟,农民迎来丰收的季节。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一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气候变化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温度的下降也并不是立竿见影。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俗话说“秋后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才是末伏,再过10天才正式出伏,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结束。所以立秋之后的半个月左右,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所以有“秋老虎”之说。

不过毕竟是立秋了,天气转凉是大的趋势,早晚的温差开始加大,夜间开始有了阵阵的凉意。立秋的三候是: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大致反映了这个阶段的气候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读诗|炎炎暑退,一枕新凉一扇风

贴膘晒秋怕打雷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西瓜,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免秋来腹泻、闹肚子。

立秋读诗|炎炎暑退,一枕新凉一扇风

防秋疾敛肺气

立秋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体也要顺应自然,“顺天时,因天序”,避免大量出汗和体力消耗,收敛肺气,调整情绪,预防感冒,立秋养生牢记敛、防、收,并采取措施应对“秋老虎”。

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秋天干燥,人体容易缺水。按照《黄帝内经》“秋冬养阴”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秋天易燥,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且易迅速传播。空气变得干燥,过敏原增多,哮喘等顽疾多在此时节复发,建议摩喉预防哮喘。

调养起居、适量运动

秋高气爽,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此外,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谨防“秋老虎”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