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SOHO中国权力暗移:潘时代终结(2)

2019-03-26 03:51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蒙多

  这起股权纠纷牵涉了4家上市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SOHO中国、上海证大(00755.HK)和绿城中国(03900.HK),诉讼标的是外滩8-1地块。彼时,SOHO中国通过收购上海证大和绿城中国两家公司股权的方式,绕开了复星的优先收购权,将外滩8-1项目50%的股权收入囊中。

  如此股权转让安排,是SOHO中国、上海证大和绿城中国三家公司的法律顾问联合商榷的结果。但是,面对一审判决结果,绿城中国宋卫平都觉得出乎意料,“在上海滩,永远都有奇迹。”宋如是回复《中国企业家》。对于一度态度笃定的潘石屹与张欣来说,失望可想而知。

  地产界甚至有观点认为,SOHO中国是这场股权收购中唯一的输家。

  这个被潘石屹称为“皇冠上的明珠”、被张欣认为是可遇不可求的项目,本来会成为SOHO中国在上海的新地标。对于处于转型期的SOHO中国来说,是赢得资本市场芳心的有力武器。

  但事实上,外滩8-1项目并不完全符合潘石屹一贯的项目收购“三个原则”:核心地段、15万平米以上以及主导项目开发,这是潘石屹衡量项目优质与否的重要要素。但自进入上海以来,这些原则被不断地突破。外滩8-1项目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刷新SOHO中国不与人合作开发的纪录。

  “如果老潘能够早些放弃这些原则的话,他也不必出走上海了。”上述离职高管如是说。

  这一切根本原因在于SOHO中国的转型。转战上海的同时,SOHO中国也想成为一家重资产、轻销售的公司。但这同时是潘石屹和张欣最大的分歧。以往,无论双方有什么矛盾都会关上门协商,最终他们总会取得一致,但这一次双方的分歧在公司内部已近公开化。

  对潘石屹负责的两个部门:销售与推广部开始频繁的人事调整与变动。原来负责上海项目的贺亚楠离职,新更换的管理层在经验和资历上都无法控制狼性十足的销售部门,再加上两地文化差异,最终在2011年底爆出上海“欠薪门”事件。

  在“欠薪门”之后,潘曾反思过去一年来的转型是否过于急进,他甚至公开表态要重建销售团队。但是,“这一事件(欠薪门)发生后,张欣对当时负责销售团队的高管越发不满意。”上述主管表示。

  外滩8-1项目是SOHO中国在上海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次项目收购计划。但是,除去股权结构复杂外,外滩8-1项目在规划上并不仅仅是写字楼,还包含酒店以及零售等多种商业业态。这一切对于SOHO中国来说,是缺乏经验和优势的。跟随潘石屹多年的高管曾建议他要考虑其中隐藏的风险。但潘石屹选择了沉默,不回应、不表态。“他本质上是一个保守的商人,他的沉默源于内心的犹豫与迟疑。”事后一位SOHO高管分析到。

  但是,张欣非常看好外滩8-1项目的长期租金回报情况。张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楼市调控而导致上海证大与绿城中国的资金紧张,这一项目是不会出现在市场上的。在她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收购机会。事实上,在外滩8-1项目后来的股权纷争过程中,张欣的态度比潘石屹更直接、更强势。

  而在项目的收购操作上,与张欣关系“更近一些的”公司首席法务官赖楚珊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复星方曾向本刊透露,潘石屹在收购外滩8-1之前,就操作手法在SOHO中国内部进行过沙盘预演,结论是不存在法律上的风险。

  按潘、张的规划,购入外滩8-1地块之后,意味着SOHO中国全面结束散售模式。

  “换句话说,一方面是老潘的生存模式已经不存在了,另一方面在双方的关系中,潘石屹终归会妥协得多一些。”这位前高管说。

  残酷时刻来临。在2012年中旬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潘石屹宣布公司将全面转型成为物业持有商。据称,因为这一决定过于突然,会议现场气氛瞬间变得非常尴尬。在这之前,潘石屹与负责销售的高管有过一次谈话。但管理层以为销售团队或是转战上海,或是要转向租赁业务。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老潘要结束原有团队的这层意思。

  2013年春节前后,在外滩项目一审判决前,推广部总监王春蕾,负责销售、租务工作的副总裁王胜江以及首席法务官赖楚珊先后离职。

  这一轮人事震荡之后,公司的高管层已经名存实亡,SOHO中国“潘时代”就此终结。张欣主张的重产品、轻销售战略得以确立。潘、张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也终于逆转。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