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内容

财产公开第一官:岳父去世不收礼 女儿成婚没酒

2019-03-18 09:53来源:互联网关注:作者:

第2页 :公开财产前后

  “松青啊,嫉恶如仇,和我差不多。”75岁的中共广东省纪委原副秘书长骆锦辉说。1994年,范松青来到广州,并在1998年调入广州市纪委工作。骆锦辉得以和他在同一个系统内相识,两人虽然交往不多,却得出了深刻的印象:“有什么不平事,一跳三丈高。”

  公开财产后,很多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他?“说到底,就是怕。”范松青一拍椅子,“可我就不怕!”

  公开财产前后

  事实上,范松青公开财产,有点偶然。

  “老范那时并不知名,不是那种明星委员。”当时采访过范松青的《南方都市报》记者李晓瑛称之为机缘巧合,那是政协委员的报到日,范在一边整理着委员证,身边也没什么记者。

  “感觉他挺尊重委员这个职业的。”李晓瑛很快发现了范松青是政协特邀委员,他的提案用A4纸打印了5页,还准备了好几份,而大多数委员只会让记者留下邮箱发送电子版。

  A4纸上就是那份《关于广州市率先试行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公开的建议》,篇幅长达八千字。范在建议末尾说:“只要市委有要求,我愿意以身作则。”

  李晓瑛记得,她打电话给范松青问他能否公布财产时,电话那头明显犹豫了一下,然后解嘲似的说:“你们记者也真是犀利。”接着,范松青公布了自己的财产。

  随后几天,范松青的手机几乎被媒体打爆。多年跑会的记者称他是“突然爆发”,范松青却说,自己是“厚积薄发”。

  压力也随之而来,家庭里风暴自不必说,他也短暂地“蒙圈”了。“晚上脑子里想很多,睡不着。”范松青说,对外界关注他并非没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那么猛烈。

  官场上的非议也自然产生。有人质疑他的房产,也有人质疑他的书稿。李晓瑛注意到,当很多官员在一起时,范松青会变成谈论的主角,旁人会把话题引到他身上,有些话里明显带刺。“还好老范比较淡然。”

  少有人知的是,无形的压力让范松青此后更加谨小慎微。2014年7月,范松青岳父去世,按照当地风俗白喜事要奉礼金。他赶回家乡治丧,特意挂出“谢绝礼金”的牌子。2013年10月,自己独生女成婚,一桌酒席也没有摆。

  对于这个决定,女儿埋怨过,亲家也有微词。“没办法,变成风口浪尖了嘛。”范松青也觉得对女儿不公平,但好在家人都表示了理解。一面反对他公开财产,一面赞成不办酒席,家人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别再惹人关注了。

  范松青承认,和体制内的同事间其实没有太多关于“反腐”、“财产公开”话题的交流。很长时间里,他都是一个人潜心研究。

  在2007年调入广州市政协办公厅任研究室主任前,范松青在纪委工作了近十年,主要给领导撰写材料,还有就是案件研究。

  “那段时间真的很累,但也有收获。”范松青回忆,因为各项会议集中在每年年初,往往别人家在办年货时,他还在伏案撰稿。他的老同学、暨南大学教授刘华说,平时朋友们约打个牌,范松青也难得来,总是在工作。

  现任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彼时是广州市纪委书记,曾公开评价范松青:优点突出,毛病也容易看出。“敬业、专注、耿直”,可也“有点迂、与同事偶有争拗,有点傲、公开标榜水平最高”。

  对于这些评价,范松青表示接纳,但坦承也没改多少。现在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办公室整理文稿。广州市政协办公地址在四面环水的二沙岛,范松青的办公室屋外有个露台,珠江美景推门可望。如果没有意外,老范将在退休前编撰完自己新的书稿,“算是对自己一个交代”。

  真假反腐

  在公布财产之初,范松青心存一丝希望,会有官员跟自己一样站出来公开财产,他甚至希望这个官员的级别比他更高。副厅(局)级—范松青目前的行政级别,已是当年国内公开财产的最高纪录。

  其实,2013年广州“两会”期间,也就是在范松青公开家庭财产之前,媒体几乎第一时间向18名官员抛出了这个问题。问卷结果是,16名赞成公开,更有1名市领导和5名局级干部表示力挺,愿意效仿。但直到两会结束,未见范松青之外第二位官员公开财产。

  范松青说,2014年的“两会”也没有任何相关的提案。据《新京报》报道,5年来我国近40个地区试点财产公开,超过半数昙花一现。

  而在单位里,对于范松青,没有人说不好,反倒是有一大堆的“关心”和“保护”。领导不止一次希望他注意影响,低调行事。过去一年里,相继两家电视台希望邀请他做节目,最终未能成行。

版权声明: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