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爱宝典》到《性爱大师》,我们到底想要了解什么?_中国健康时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两性 > 正文

从《性爱宝典》到《性爱大师》,我们到底想要了解什么?

2019-03-05 04:13 作者:

伍迪·艾伦拍过一部荒诞喜剧《性爱宝典》(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But Were Afraid to Ask),里面提出了关于性爱的数个敏感又尖锐的话题,并以特有的伍迪·艾伦式的尖刻和幽默给出了调侃。其中一个章节的问题是:那些来自医生和医疗机构在性事科研方面的调查结果,真的准确吗?故事讲述了一度对性学研究仰慕好奇的《环球报》女记者和伍迪·艾伦自己扮演的准备投身性学实验的科学青年,如何亲历了疯狂的性学怪教授异想天开的性器官实验并且加以阻止的故事。剧情里的性学教授提到自己是被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称为疯子并且从实验队伍驱赶出来的人。马斯特斯和约翰逊这两位性学研究者即是最新的美剧《性爱大师》的主人公。

电影《性爱宝典》拍于1972年,正是距离现实生活中的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发表第一本书《人类性反应》(1966)和第二本《人类性功能障碍》(Human Sexual Inadequacy,1970)不久。这两本书当时在美国十分畅销,甚至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可见反响之大。甚至,不少评论认为他们为西方世界1960年代的性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靠。尽管伍迪·艾伦在电影里并没有直接否定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研究成果,但他对于性学研究热潮的冷嘲热讽显而易见。故事结束,伍迪·艾伦直截了当地讲了一句:“就性而言,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知道得太明白比较好。”

伍迪·艾伦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直译过来其实应该是:你总想知道但又不好意思问的性问题。虽然远没有中文名字夺人眼球,但却真实生动,直接道出了大众在面对这一话题时进退两难的复杂心境。作为艺术家,伍迪·艾伦对于人世的观察是细致而深刻的,尽管这部电影夸张、搞笑,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但细细想来,生活中的“痒点”、“痛处”、“酸味”都被挠到了,结合上文提到的那个耐人寻味却又是人之常情的回答,着实是一部“以人为本”的作品。

回到《性爱大师》,这部美剧同样有着弹眼落睛的名字,但“性爱”的关键词说到底也只是制片方在宣传时博人眼球的招数罢了,并不能成为这部剧受人追捧的独门法宝。现实中的马斯特斯医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科学本身是没有道德层面的,它只是构建真相,而只有在这一真相的基础上,道德才得以立足。”这话非常有趣,反之延伸到这部以他为原型的影视作品,如果“性”这一对象在影视中被孤立看待,只是作为科学或医学层面的展示,那么充其量只不过被归为无法进行道德评判的生物性现象,很难引起人类复杂的情感共鸣。而只有当性和文化、社会以及人类情感发生关联,才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课题。

就《性爱大师》这部剧而言,个人认为这一题材“理应具备”的看点有:第一,马斯特斯和约翰逊这对性学研究者从工作伙伴发展到夫妻关系最终(为什么)仍劳燕分飞的人生,包括他们本人如何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徘徊、如何在冰冷的科学和炙热的情欲之间平衡等。其次,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在“性保守”和“性压抑”阴云中的社会学背景以及相应的个体范本也是颇有故事可挖倔的素材,以约翰逊为代表的女权主义观点是该片特别值得切入的视点。以及,在面对这一项惊世骇俗的医学研究时,世人和舆论如何反弹、抵抗、配合、接受、追捧,以至于随后揭开序幕的“垮掉的1960年代”都可以丰富剧情……如果聚焦于前者,这会是一个很好看的人物传记片,如果可以照顾到后者,那么这部剧集基本上可以荣登殿堂级别。

第一季目前放了1/3,整部剧的走向似乎远远还没有达到任何“高潮”的迹象。就从前三集来看,时代背景显得模糊,对于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的定位也比较散乱。就两位主要人物而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标配”:严谨、尽职,刻板、执着于项目研究而在家庭私生活中略显生硬、障碍的男医生,搭配性意识超前、美艳性感、独立能干、情商颇高的女助手。他们往来于医院和妓院两点一线,进行性研究采样,受到最大的阻碍是来自以马斯特斯的上司为代表的院方阻挠,以及一群性意识麻木的性工作者(采样对象)带来的研究上的停滞。而对于这些参与前期采样的性工作者而言,大多数角色的呈现过于脸谱化,虽然不乏喜剧效果,但是和主要角色相对严肃的定位则显得南辕北辙。编剧如此呈现采样的奇观虽然满足了观众一时的猎奇心态和视觉刺激,但是削弱了这项研究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实际上,现实中的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总共对312个男人和382个女人进行了性治疗,他们的一大贡献是采取了男女搭配的双人行为疗法,引导双方学会感知和体验以获得性爱的快感。个中故事的丰富性可以想象,但前三集中除了一对医院的同僚作为志愿者参与之外,剩下的都是对于妓院不厌其烦的描述,着实有一些视觉疲劳。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