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_中国健康时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两性 > 正文

齐鲁晚报

2019-06-21 03:57 作者:蒙多

  刚因通过美国“最严反堕胎禁令”而引发关注的美国阿拉巴马州,近日又搞了个大新闻:立法决定推行化学阉割。
  据报道,这项编号为“HB379”的法案,面向的是21岁及以上、曾性侵过13岁及以下儿童的性侵犯。法案规定,如果这些犯人想要寻求假释,在距离假释日期至少一个月前,他们就要进行自费的化学阉割,直到法院认定“犯人已没有进行化学阉割的必要”。
  化学阉割,这个听上去挺瘆人的词汇到底是啥?简单地说,和物理阉割的切除不同,化学阉割是通过药物手段使睾酮的产生减少。说白了,就是用医学手法在一定时期内抑制某人的性冲动,但不破坏生殖器官,当药物失效后,理论上来说就可以恢复性功能了。
  自上世纪初,该技术被应用于司法以来,对于它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息过。争议的原因在于,化学阉割其实是一种变相肉刑,是存在副作用的。实际上,就在化学阉割这个“最后的肉刑”上,人类曾经犯过大错,就是它曾经间接害死了伟大的科学家图灵。
  艾伦·麦席森·图灵,英国数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也是人工智能之父。我们今天能用电脑、刷手机,得多亏这位数学家帮我们建构的计算机数学模型。此人在二战时期还曾破译过纳粹德国的密码,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伟人,却硬生生被化学阉割给逼死了,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罪名”还不是猥亵儿童,而是今天看来只属于个人隐私的同性恋。
  1952年,图灵的同性伴侣勾结一名同伙进入图灵家进行盗窃,而图灵报警后却被警方以“明显的猥亵和性行为颠倒行为”而逮捕,图灵的同性恋取向被公之于众。
  在当时的欧洲,同性恋仍然被视为一种犯罪、病态甚至是“渎神”,因此被警方指控为同性恋后,图灵无法进行有效的申辩。公审之后,政府给了他两个选择:坐牢,或者是接受化学阉割。图灵接受了后者。
  在接受化学阉割后,药物副作用让图灵变得不男不女,他的乳房发育、喉结消退、声音变细,这些副作用和各种嘲笑日夜折磨着图灵。1954年6月7日,图灵被发现死于家中的床上,床头还放着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警方调查后认为是氰化物中毒,结论为自杀,死时年仅41岁。
  在很久之后,人类才明白了自己在该问题上犯错多深。2009年,时任英国政府首相戈登·布朗发表正式道歉声明。2012年,包括霍金在内的11位重要人士致函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要求为图灵平反。2013年12月24日,英国女王最终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令。
  其实,关于“化学阉割”的争议远不只人权、副作用,其究竟对抑制性犯罪是否有作用也让两拨人撕得昏天黑地。
  瑞典、冰岛、丹麦和挪威四国曾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化学阉割可以有效减少恋童癖者犯案的次数,当地此类案件发生率已经由40%减少到了5%;但据加拿大学者汉森对近2.9万名性犯罪者的跟踪研究,在15年到25年内,尽管曾接受化学阉割,但性犯罪者再次犯罪率却高达35%至45%。
  因为争议太大,目前世界上立法承认“化学阉割”的国家大都实行“自愿”原则,选择接受化学阉割者可以减少刑期。  当然,今天对猥亵儿童者执行化学阉割,与当年在图灵身上滥用该技术不可同日而语。但不管怎么说,化学阉割是人类历史上残余下来的“最后的肉刑”,而废除肉刑正是人类司法走出中世纪迈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对人身体的摧残一旦施行就无可挽回,对它的使用多一点审慎总归是没错的。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