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刑从“刀阉”到“药阉”(组图)_中国健康时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两性 > 正文

宫刑从“刀阉”到“药阉”(组图)

2019-06-17 20:39 作者:阿狸

美国心理学家莫尼

“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

苹果商标的演变

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右)

2007年8月,法国总统萨科齐主持内阁会议,强调对有可能会再犯的性侵罪犯,应实施“化学阉割”(东方IC供图)

捷克莱策布纳监狱精神牢房,25岁的娈童癖罪犯利德克·吉莱卡已经被手术阉割(东方IC供图)

捷克莱策布纳监狱里的连环强奸案犯卡尔·哈夫罗瑞克(东方IC供图)

甲骨文“刞”(引自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释译》摹片126)

捷克莱策布纳监狱,泽尔米拉·赫罗发博士与“化学阉割”药物(东方IC供图)


林一杕
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为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被汉武帝施以“宫刑”。这一年,司马迁47岁。
在欧洲反酷刑委员会的指责中,捷克和德国是至今仍在实行传统“刀阉”的国家,是欧盟47国仅有的两国。
45岁的朴某,28年来四次性侵幼女,四度入狱。5月23日被强制“药阉”。成为韩国实施“化学阉割法案”首例……
1
德国和捷克,至今仍在实行“刀阉”刑罚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阉割古已有之。三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罗马和古波斯,僧侣和商人四处诱拐儿童,阉割后转手卖给王宫和贵族。
而那时古印度宦官“霍查”(Hoza)的阉割遗风,一直绵延至今。印度今天还活跃着被称为“海吉拉斯”(Hijras)的群体,阉割之风在这个“第三群体”中仍然盛行。
中国最早的阉割记载出现于商朝。甲骨文卜辞中有“刞羌”的记载,象形字“刞”的形状为用刀去势。至隋朝明令禁止了“宫刑”,但“宫刑”是随着清朝的灭亡才真正消失的。
明代有名的大太监怀恩就是因叔父犯罪,家族受到牵连,被处以宫刑而入宫为宦官的,目的是为了使死刑犯断子绝孙,其性质乃是一种间接的“灭族”。
根据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颁发的律令,那些“凌迟之犯”的子孙,“无论已未成丁,均照乾隆五十四年之例,解交内务府阉割”。可见,在清代仍有将罪犯子孙阉割为奴的惯例。
这些历史上的阉割,无论是将男性生殖器连根割掉,还是用各种方法将睾丸“骟掉”,都是极其残忍的“物理阉割”。没有麻醉,阉割创口的止血办法,《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是“以灰火傅之”。这是何其的“蛋疼”!
那么,作为刑罚的、传统的“物理阉割”,是否还存在?回答是肯定的。从1966年开始,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对性侵罪犯实行阉割刑罚。从捷克斯洛伐克分离出来的捷克,仍在实行这一刑罚。
在1998年至2008年间,捷克对至少94名性侵罪犯进行了阉割。而去年1月,捷克首席性学专家维斯医生说:“虽然欧洲议会说捷克是欧洲唯一允许对性侵罪犯使用阉割手术的国家,但据我所知,德国在2008年就做过2例阉割手术,瑞士也有。”
今年2月,欧洲反酷刑委员会则说,德国用“物理阉割”和“化学阉割”惩罚性侵罪犯,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且是羞辱犯人的不必要手段。在欧盟47个成员国中,德国和捷克是仅有两个仍采行“物理阉割”刑罚的国家。
2
韩国对娈童癖罪犯如何实施“药阉”刑罚
在现代社会中,性侵罪犯屡教不改,是令各国头疼的事情。2008年12月,韩国强奸犯赵斗淳对8岁的女童实施暴力性侵犯,致使其终身残疾。法院判处赵斗淳12年有期徒刑,被舆论指责刑罚过于仁慈。
2009年,韩国遭暴力性侵害的儿童,12岁以下的有1017名,13岁至15岁之间的有1447名。2010年6月,“第二赵斗淳事件”发生;7月,再爆“第三赵斗淳事件”。在2011年7月,沸腾的民愤终于催生了韩国的“化学阉割法案”。
2012年5月21日,韩国法务部治疗监护审议委员会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对娈童癖惯犯朴某实施“化学阉割”。对朴某实施的“化学阉割”将历时三年。每隔三个月,朴某就得接受一次遏制性冲动药物亮丙瑞林的注射。
现年45岁的朴某,其性侵女童的恶行劣迹,是从1984年开始的。那年,17岁的他强暴一个未满10岁的女童未遂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91年24岁和1998年31岁时,两度因性侵儿童获刑。
2002年35岁的时候,朴某在出狱两个月内,又因性侵未满10岁的儿童被捕。这次入狱,将在今年7月刑满释放。5月23日,朴某接受了首次药物注射。此后,每隔六个月,会由专门的医疗小组对其进行药效检查。
朴某出狱之后,将在家中接受监视。在监视居住期间,要带上电子脚镣,一旦发现他服用抵抗“化学阉割”的药物,将会被判处7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处以2000万韩元(约10.9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对朴某实施“化学阉割”的费用并不便宜,每年的费用为500万韩元(约2.7万元人民币),三年总计1500万韩元(约8.2万元人民币)。这些费用全部由韩国政府负担。
韩国《中央日报》称,朴某所接受的治疗,并非简单抑制勃起,而是通过调节男性荷尔蒙分泌抑制性欲,并辅以心理和认知治疗。韩国法务部课长金炯烈表示:“亮丙瑞林经常被作为前列腺癌治疗剂使用,因此不必担心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
3
“咬掉一口的苹果”与被“药阉”的天才
2009年9月10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曾发表一份公开的道歉声明说:“我代表英国政府和当今所有自由生活的人,感谢艾伦的工作。我们很抱歉,你应该受到很好的待遇。”这个遭遇不公的人,就是20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艾伦·图灵。
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伦敦的艾伦·图灵,二战爆发后入伍,在英国战时情报中心服役。他相继研制出“邦比”和“巨人”密码破译机,所破译的情报,在诺曼底登陆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1946年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
二战结束后,他被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聘为高级研究员。他当时拟定的“自动计算机”设计方案中,ACE在性能上相当于1984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个人计算机“麦金塔”,图灵的设计方案超前了近40年。
1946年,他跳槽到英国皇家学会计算机实验室,提出了“机器能思考”的构想,因此被后人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52年1月的一天傍晚,艾伦·图灵看电影时在电影院门口遇到了名叫阿诺德·穆雷的19岁青年,对他一见如故,并约他到家中过夜。穆雷将此事告诉了朋友,朋友认为应该抓住图灵是同性恋者这个把柄,敲诈他一笔。
不肯买账的艾伦·图灵,向警察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取向。根据当时的英国刑法,“男性与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图灵被判犯有“严重猥亵罪”。
为避免牢狱之灾,他不得不接受“化学阉割”,从此抑郁不振。1954年6月8日早晨,女仆走进他的卧室,发现他沉沉地“睡着”了,床头有个咬了一小半的苹果。那个苹果是在剧毒氰化物中浸泡过的。这年,艾伦·图灵42岁。
后来,很多人认为苹果公司那只“咬掉一口”的苹果商标,是为了纪念艾伦·图灵设计的。而英国的《独立报》说,苹果公司最初的商标,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只苹果正在下落。设计者是该公司的CEO史蒂芬·乔布斯。
1976年,设计师罗勃·简诺夫设计了新的苹果商标:由彩虹环绕的苹果。而“咬掉一口”是为了不让人误看作樱桃。1999年,苹果商标才变为单色图案。简诺夫一再解释,苹果商标只代表知识,无其他象征意义。
4
施行“药阉”的莫尼和自宫的阿尔纳西里
美国著名的心理和性别学家约翰·莫尼,近日一直被误读为“施行化学阉割刑罚第一人”。事实上,德国的“化学阉割”尽管立法于20世纪60年代末,但早在纳粹时代就开始实施“化学阉割”。而艾伦·图灵的遭遇,也说明英国施行“化学阉割”并不晚。
“化学阉割”刑罚的出现,与人类对激素的研究成果息息相关。20世纪初,研究者发现以激素疗法降低男性睾丸素水平有诸多副作用。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替代激素的药品。
1944年,他们第一次将类雌激素药物己烯雌酚用于治疗男性病态的性行为,但后继的研究证实,己烯雌酚致癌作用明显,遂被禁用。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内科医生利用抗雄激素药物来治疗男性性欲倒错症。
1966年,美国的约翰·莫尼教授,成为首个使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性侵害罪犯的人。他将药物注射到一个和自己6岁的儿子发生性关系的双性恋父亲身上,结果,治疗效果颇佳。一时间,醋酸甲羟孕酮和醋酸环丙孕酮,在欧洲和加拿大大受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约翰·莫尼以性别认同研究闻名于世,还与他干的另外一件糗事有关。他建议因包皮手术失败,阴茎被电灼针彻底烫焦了的大卫·利马割掉残余的男性器官,做变性手术,并定期注射雌激素。
莫尼宣称:“男性和女性的认识,主要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引导。”而改名为“布兰达”的大卫,一直在为自己的性别痛苦不堪。14岁时,一度自杀。他对父母说:“如果我不能作为男孩活在世上,我还会去自杀的。”
后来,“布兰达”将注射雌激素后发育出的乳房切除,移植了人工阴茎,名字也改回叫“大卫”,恢复了“男儿身”,并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结了婚。但遗憾的是,38岁的时候,他还是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1年4月27日,据英国媒体报道,维基解密公布的美国机密文件《拘留人员评估简报》中提到,基地组织高级成员阿布德·阿尔拉希姆·阿尔纳西里,为专注于“圣战事业”,不惜长期注射化学药物,抑制性欲,以抵御花花世界的干扰。
他不仅自己长期进行“化学阉割”,还鼓动其他成员一起注射药物。阿尔纳西里是2000年10月12日美国“科尔号”驱逐舰在也门遭到恐怖袭击的幕后主使,该事件共造成17名美国士兵死亡,39人受伤。
5
众说纷纭,“药阉”是“根治”良药吗
1981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刊载了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对48名性侵罪犯进行“化学阉割”的研究报告。报告称,性侵罪犯在用药期间,对怪异性行为的欲望,以及性幻想的次数都大大减少。
即使停止用药之后,他们的行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据此研究人员建议,结合醋酸甲羟孕酮注射与心理咨询的办法治疗性侵罪犯,至今已成为美国最通用的“化学阉割”。
实施“化学阉割”,不会将生殖器连根刞除,不会将睾丸“骟掉”,更不会终生不育。但会使男人变胖,乳房胀大,肌肉减少,体毛褪去,“看起来更像女人”。长期接受治疗的人,容易患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
加拿大现年30岁的耶西,之前就曾经接受过“化学阉割”。2004年,他因强奸罪和非法持有儿童色情影片而入狱。每天被欲望折磨得想自杀的耶西,最终接受了为期17个月的“化学阉割”。
他每4到6周接受一次药物注射,首次注射的6周后,药物的作用令他“几乎完全消除了性欲”。慢慢地,看到电视中的人物,他不再产生性幻想;再后来,见到生活中的人,也不再有性冲动。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新的“化学阉割”药物崭露头角,比如抗雄激素药物氟他米特、尼鲁米特,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曲普瑞林,及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等。
“化学阉割”的效果,众说纷纭。加拿大学者汉森对2.9万名性侵罪犯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在四五年内,他们再次犯罪的概率为13.4%;而在15年-25年内,包括曾接受“化学阉割”者在内,再次犯罪率却高达35%至45%。
而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四国的统计数据显示,采用“化学阉割”惩治后,当地恋童癖犯罪案件从40%减少到了5%。丹麦对1989年至2004年施行过“化学阉割”的25名性侵罪犯的跟踪显示,至今未有再犯案的。
因此,质疑者说:“要彻底杜绝再犯,是否就只能让犯人终生用药,或者效仿捷克,对他们进行彻底的‘物理阉割’?”而支持者则认为,“化学阉割”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至少在短期内减少对儿童的性侵害。
6
国家态度,若波兰斯基在波兰犯强暴幼女罪
近年来,英国、法国、瑞典、德国等国家一直在推行“化学阉割”,以降低性犯罪。在上述国家,“化学阉割”属“自选”项目:性侵罪犯可以选择坐牢,也可以选择接受“化学阉割”。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两个州,也支持这一选项。
面对今年2月欧洲反酷刑委员会的指责和废除“化学阉割”的要求,德国政府坚决说“不”。德国援引1997年的研究成果指出,1970年至1980年间,接受“化学阉割”的104名性侵罪犯中,再犯率仅3%,未受阉割者的再犯率却是46%。
德国说“不”的另一个理由是:只有年满25岁的性侵罪犯才能“自选”,并声称这是治疗而非惩罚,目的是防止他们出狱后再犯。过去10年内,平均每年只有5人接受这项刑罚。
在欧洲,强制“化学阉割”的先行者是波兰。2008年4月,奥地利兽父弗莱茨勒囚奸亲生女儿24年,并生下7名子女的案件,一度震惊世界。而同年9月,波兰再现兽父囚奸亲生女6年并生有两子的案件,震动了波兰社会。
2009年9月,在总理唐纳·图斯克的努力推动下,波兰成为欧洲第一个立法强制“化学阉割”性侵罪犯的国家。这条法律自2010年6月起正式生效。
波兰这条法律还允许法庭在参考精神科医生意见的前提下,强制性侵罪犯在服刑之后还必须接受“化学阉割”。放在今天,被指控犯有强暴幼女罪的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应该庆幸指控他的国家,不是波兰了。
2012年2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对娈童癖惯犯实施终身监禁和“化学阉割”的法律。
而2011年7月韩国通过的“化学阉割法案”,决定对性侵犯16岁以下儿童者实行药物治疗,最长治疗时间达15年。韩国由此成为亚洲第一个对性犯罪者实施强制“化学阉割”的国家。
2010年3月15日阿根廷西部门多萨省政府宣布,该省从即日起对强奸犯实施“化学阉割”,成为阿根廷首个采取这一惩罚措施的省份。
但也有很多国家,对“化学阉割”持有审慎态度。2004年1月11日,新西兰司法部长菲尔·戈夫表示,新西兰正在考虑对恋童癖实行化学药物阉割疗法。但是,内阁成员对这一议案尚有分歧。
20世纪90年代,南非是全球强奸案最多的国家,平均每12分钟便发生一宗强奸案。当时,南非的法律委员会曾考虑对强奸罪犯实施强制“化学阉割”。
2005年6月,意大利发生数起性侵犯罪事件,体制改革和权力下放部长罗伯托·卡尔代罗利曾提议对罪犯实施“化学阉割”,但却引来反对派的一片谴责。
而近日,中国著名刑法学家赵秉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做法在中国以往的立法研究中从未触及,立法尚不成熟;“化学阉割”虽然在预防犯罪方面被证实有效,但由此带来的人权等方面问题,在法学界仍存在争议,中国不会轻易采纳这一做法。
林一杕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